2019年起,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每年5月15日设立为“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”,旨在倡导理性投资文化,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。
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,投资者产品日益丰富,为贯彻以“投资者为本”投资理念,切实提升投资者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,以下结合典型案例及政策法规呼吁投资者筑牢理性投资防线,依法维护合法权益。
一、警惕风险,以案为鉴,远离非法陷阱
近年非法证券活动频发,如投资者舒某在家刷抖音时刷到一则某金融服务公司理财广告,该广告宣称易操作,收益高,舒某便点击该广告网站,注册账号后进行小额投资理财,经过前三次提现并盈利后,舒某继续投资20余次共280余万,后发现不能提现,才意识到被诈骗了。
二、理性投资,做自己的“第一责任人
1.树立理性的投资观念
参与投资理财时,要树立理性观念。投资理财不是“一夜暴富”,而是通过对自己现有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、配置,在满足日常流动性需求的同时进一步追求资产的保值增值,以期在生活各阶段应付自如。
2.详细了解投资理财产品
在选购投资理财产品时,应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、合同条款、风险提示等,充分理解投资理财产品的各项要素,重点关注产品期限、投资方向或挂钩标的、流动性、业绩比较基准、产品风险等,如存在疑问,可进一步向销售人员进行咨询。
3.厘清自己的需求
高收益产品必然伴随着高风险,在选购投资理财产品前,应综合考虑自己的财务状况、风险承受能力、收益预期、流动性需求等,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能力,重视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与产品风险等级的匹配,自主进行投资理财产品的选择并持续跟踪已投产品运作情况,及时知悉产品相关情况,以应对市场变化。
4.远离金融骗局
防范“保本高息”金融诈骗。面对各种标榜“高收益、高回报”“稳赚不赔”等投资理财推销时要保持清醒头脑,千万不要冲动跟随。